07 年我开始学会上网,那时候写 blog 应该还是一件相当时髦的事情。而我个人,作为一枚外表木讷闷骚,内心感情丰富的三好有为青年,自然对 blog 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,从一路转载,到絮叨自嗨,四五年坚持下来,总算找到了一点 blog 的感觉。所谓“工欲善其行,必先利其器”,头上顶了“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”这面响当当的思想大旗,手头自然也希望能升级下一直以来残破不勘凑合能用的写作工具。于是祭出几年前刚开始折腾 Linux 时的那份耐性,断续折腾一年有余,总算略有小成。本文(及后续文章)尝试记录下这个 blog 的一些技术细节,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启发。

Why Static?

最原始的 blog 应该就是纯静态的个人主页,后来 blog 开始火的时候,各种线上平台一统天下,而对于有点折腾能力的人来说, WordPress 则一支独秀。现如今,在 GitHub 当道的年代,由 GitHub Pages 及其工具链 Jekyll/Octopress 所组成的生态系统,则在程序员的圈子里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和人气,也宣告着所谓 static site generator(本文简称为 SSG)在某种程度上的回归。

So, why static?

从技术上来讲,传统的 blog 就是一个简化的 CMS 系统。相较于 CMS,blog 更多的是个人开放给外界的一个展示窗口,并不需要太多的交互和额外的用户注册管理系统(如各种 bbs/forum/group 等),其主要技术特性是:

  • 面向个人
  • 页面排版较为简单
  • 内容管理相对单一,基本上以 post 为主
  • 需求模块较少,基本上就是 Comments, Categories, Tags, Archives

显然,动用各种 dynamic 语言和各种高大上的 SQL 数据库来实现这么几条简单的 blog 平台需求,有些牛刀杀鸡之嫌。在这方面,SSG 所遵循的 fast, lightweight, easy-deployment 是很有优势的。最简单的 blog 完全可以只是一个 post list 页面。但是纯静态的 blog 又太简陋了,因此需要通过一些 hack 的手段,在 static 的页面上加入一些 dynamic 的东西,这个 hack 的手段,就是各种 SSG 中所谓的 compile 步骤。

compile 步骤是所有 SSG 的核心,它的设计好坏决定了一个 SSG 的品质。大体上讲,SSG 的工作方式如下:

  1. 格式转换: 扫描所有 post,进行初步 compile(这步 compile 主要作用是进行格式转换,比如 markdown/textile -> html)。
  2. 汇总 metadata: 汇总所有 post 的 metadata(比如 tag/category 可以用来做反向映射,datetime 可以用来给 post 进行排序),这些 metadata 信息可以在 template 渲染的时候访问。
  3. 渲染模板: 根据相应的 layout 规则,将 compile 后的 content 以及已有的 metadata 信息渲染成相应的页面(比如每篇 post 都需要有 navbar 和 footbar,这可以设定一下基础的页面 layout,包含公用的页面元素,然后通过模板继承或组合的方式,将 post 的内容以及相应的 metadata 信息渲染到这个 layout 中合适的位置,这就形成了你最终看到的 static page)。

SSG 最终会生成一坨静态的 html/css/js 文件,只要将其上传托管起来,所谓的 static site 就算大功告成了。不需要配置数据库,也不需要装什么 php/python(wsgi)/WordPress,怎么样,够简单吧?与 static site 部署简单相对的就是本地写作环境搭建的复杂,多数情况下,你需要至少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工具链,从头到尾搭建一套完整的写作环境;你需要自己设计前端,页面排版(layout);你还需要找到自己钟意的 Editor 和自己喜欢的 document markup language 。选择意味着纠结,也意味着灵活。 没有了浏览器的牵绊,你可以在自己钟爱的 Editor 里运指如飞,畅写欲言。

不同的 SSG 有不同的设计侧重点,有的提供内建的 out-of-box 的主题(Octopress 基本上千篇一律),有的只提供机制(Nanoc);有的只支持一种模板语言(Ruhoh 默认支持 mustache),有的只提供机制(Nanoc);有的只支持一种标记语言(多数默认支持 Markdown),有的只提供机制(Nanoc);

相较于广大人民群众,程序员群体对于 blog 平台往往还有一些特别的需求:

  • 没有代码高亮是不能忍的
  • 能支持数学公式的话就很高大上
  • 没有版本控制你叫我怎么活?
  • 不能一键 deploy,自动 compile/refresh,还叫程序员吗?

SSG 的先天不足在于,传统 blog 平台所必须的一些模块,如 Comments, Search 等必须借助第三方的服务来实现。比如 Comments 可以用 Disqus ,而 Search 可以用 google site search。

总得来说,SSG 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。高效灵活的背后,是耐心和时间。这或许就是 hack 的乐趣所在吧。

Org-mode

我选择 SSG 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必须支持 org-mode

Why org-mode?

其实 Markdown 是相当好的文档标记语言,绝大多数 SSG 对 Markdown 都有良好的支持。多数线上服务如 GitHub、Stackoverflow 也是以 Markdown 为默认文档标记语言。Markdown 的生态圈也相当繁荣,有很多优秀的线上线下的 Editor1。不过 Markdown 的先天不足在于,其设计初衷导致 Markdown 的标准过于简单,功能不够,而各方英雄为了一已之私,不得不提出各种 Markdown 扩展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。这样看来,Markdown 生态圈一片繁荣百花争春的背后,实则是一片混乱,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容易“厂商锁定”。所有的扩展 Markdown 语言之中, GitHub Flavored MarkdownPandoc's markdown 是比较不错的。特别是 Pandoc's Markdown,功能完善、规范、强大,如果你不是我这样的 org-mode 死忠,那么我强烈推荐你用 Pandoc's Markdown。

而我之所以离不开 org-mode,其一在于我个人患有严重的 Emacs 依赖症,其二是 org-babel ,一个你用上了就再也离不开的东西。org-babel 让简单静态的文档变成了完整的 live 的 workflow,关于这点,学术界甚至有一些专门的 Papers 论述。限于篇幅,不在这里展开讨论。Emacs 配上 org-mode,更如香车搭上美女,快感连连,高潮不断也。

但是很不幸,对 org-mode 的坚持让我被迫放弃了一大半的 SSG。事实上,在我刚开始着手调研 SSG 的时候,没有一个 SSG 提供对 org-mode 的良好支持。org-mode 本身有一个非常原始并且极其难用的 org-publish ,稍加配置也可以当成一个原始的 SSG 来用。还有一些 Emacs packages ,基于 org-publish,可以用来生成 static site,但是大多数都非常难用。 o-blog 看上去很漂亮,但是我始终没有搞明白怎么用。后来又尝试了下 org-page ,还提了几个 patch,但终究也不是很满意。于是就只能自己操刀,开始写 org-site 。断续写了一个月,出来一个原型,但最终还是放弃:

  • Elisp 写起来并不是很 happy,没有 namespace 是一大硬伤。
  • Org-mode 的代码设计并没有为开放式的 API 做过考虑。理论上,我可以把 Emacs org-mode 当成一个文档格式转换器,将 org-mode 转换成 html/pdf,但是由于 Emacs 的特殊性,很多 Elisp API 都是以 Emacs buffer 而不是 file 为操作对象,这就让我必须写很多的 wrapper 代码,然后通过类似于 (with-temp-buffer (do-some-thing)) 的手段来绕过这个限制。
  • org-publish API 依赖很多全局变量,写起来很别扭,经常要去翻原代码才能搞明白某个变量的意思。
  • org-mode 7.x 和 8.x 之间变动很大,代码兼容性维护任重道远。
  • org-mode 生成的 html 模块性太差,需要用各种 regexp 提取有用的 body/TOC 并过滤掉不需要的 header/footer,不美。
  • 一个优秀的 SSG,除了格式转换,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模块,比如自动检测文件改动、自动编译、灵活的路由规则等,而这些用 Elisp 实现起来都很麻烦。

至此,自动动手丰衣足食的计划宣告破产,被迫寻找并尝试 hack 一些成型的 SSG,来支持 org-mode 写作。我最终的选择是 Nanoc

Nanoc

Nanoc 是我用过的所有 SSG 中最为灵活,也是使用门槛最高的一个。Nanoc 官方的入门 Tutorial 中明确说明,你必须 "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Ruby and command line",才有可能玩得通 Nanoc。在我个人看来,Nanoc 的设计基本上严格遵循了 Unix 中 "Provide mechanism, not policy" 的哲学。用软件工程的术语来说,Nanoc 提供的是 library,而非一套成型的 SSG 软件。Nanoc 既不限定你所用的文档标记语言 — 你可以用 Markdown/Textile/Org-mode,也不指定相应的编译规则,更不提供默认的 out-of-box 的主题样式。总之,一切要自己来,学习曲线颇为陡峭,但学成之后可以随心所欲。

Nanoc 创造了自己的术语体系,每个概念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。理解了这些术语也就理解了 nanoc 的工作原理:

  • item: 是 nanoc 要处理的实体。一个 item 可以是 html/css/markdown 等文本文件,也可以是图片,还可以是你自己凭空创造出来的虚拟文件。
  • rule: 决定 nanoc 处理 item 的步骤。rule 分为两种,compilation rule 和 routing rule。其中 compilation rule 又分为 filter rule 和 layout rule。filter rule 一般用于文档格式转换,而 layout rule 则用于页面布局排版。routing rule 决定 item 在 compile 之后在 output 中的路径。
  • helper: 一些辅助代码,用于扩展 nanoc。
  • metadata: 元信息。nanoc 对于每个 item 可附加的 metadata 没有任何限制。典型的 metadata 可以是 tag/category/datatime。
  • representation: 可以理解为输出格式。比如,同一个 item 可以同时 compile 为 html/pdf 两种格式。每种格式可以用自己独立的 rule。

可以说,nanoc 为 SSG 的领域制定了一套相当棒的 standard。事实上,确实有人仿照着 nanoc 的 standard,用 Haskell 重新实现了 nanoc,这就是 hakyll2 。我曾经短暂尝试过 hakyll,但最终放弃,回到了 nanoc 的怀抱。而这基本上要归功于 Ruby。

Ruby

我并不是某一门编程语言的死忠。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 Ruby,那就是“舒服”。是的, Matz 没有骗你,Ruby 是写起来相当舒服的一门语言。Ruby 的包管理机制 bundler + gem 是我用过的所有包管理器中最先进最好用的,比之于什么 Python 的 virtualenv + pip 之流要好用太多。至于 Haskell 的 cabal 基本上就是个奇葩的存在,连基本的 uninstall 功能都没有(是不是想起了 Python 的 easy_install ?),更不用提类似于 virtualenv/sandbox 这类先进功能了。不过这些都还可以忍受,Haskell 的 cabal 最蛋疼最奇葩的一点就是,好好的用着 cabal install ,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蹦出来各种莫名其妙的依赖问题, dependency hell ,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 rm -rf $HOME/.cabal ,然后重装然后祈祷……而 Haskell 又是一门编译型的静态语言,这就使得装 package 的时间很长,令人不快。

语言层面,Ruby 中内置的 regexp(对比下 Python 的 re.compile )强大易用;其完整的对 lambda/block 的支持(对比下 Python 中阉割的 lambda),能让每一个有点 Lisp 基础的人找到熟悉的感觉;Ruby 从 Unix Shell 以及 Perl 中借鉴而来的很多小聪明如 here document/string interpolationcommand interpolation(Ruby backticks),使 Ruby 超越了 Python/Perl/Shell,成为写 quick and dirty 的 Unix Script 的上上之选;Ruby 社区一些极富创造力的一些 package 如 rakeguard ,则让你的 hack 之旅充满了快乐。

尽管 Ruby 这样那样好,但是 Haskell 社区有一枚神器,让人欲罢不能,这就是文档格式转换的瑞士军刀 — Pandoc

Pandoc

文档格式转换一直是一大难题,究其原因,是在于不同的文档格式有不同的表现能力和设计侧重点。比如原始的 Markdown 格式没有 table(表格)的支持,你怎么把 html 转换成 Markdown ? 反过来,html 中的 form 转换成其它格式,又该如何表现?Microsoft Word 2003 及之前版本的文档格式都是二进制且没有公开的文档格式标准,想要完整的支持这种格式需要做大量的反向工程( OpenOfficeLibreOffice 干的就是这事,可想这工作量)。

文档格式转换的软件千千万万,但是多数都只是 ad-hoc 的办法,pandoc 的创新之处在于发明了一种中间格式(json-formatted AST),即先将原始文档格式先解析并转换成这种中间格式,然后经过系列处理转换成目标文档格式,从而提供了大一统的解决方案。

   source format
        ↓
     (pandoc)
        ↓
JSON-formatted AST
        ↓
     (filter)
        ↓
JSON-formatted AST
        ↓
     (pandoc)
        ↓
  target format

Pandoc 对于每种支持的输入格式,都提供了完整的 parser(pandoc 中叫做 reader),通过 parser 将输入文档转换成结构化 json 格式的 AST 。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写一些脚本来操作 pandoc AST,再转换成最终的输出目标格式(Pandoc 中叫做 writer)。Pandoc 把这个操作 AST 的程序脚本叫做 filter ,借助 filter,理论上可以实现非常丰富的功能。至于调用 filter 的方法,最简单的是通过 Unix 管道操作,比如:

Pandoc 的首选格式语言是 Markdown。为了弥补 Markdown 的先天不足,pandoc 在原始 Markdown 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有用的扩展。通过这些扩展, Pandoc's markdown 自成一套完备、规范、通用、强大的文档标记语言。

Pandoc 在 1.12.3.2 版本之前是不支持 org-mode 作为输入格式的。这也让我头疼了许久。我最原始的想法是将 Emacs 当成一个 org-mode 的文档格式转换器,定制 emacs org-mode filter 集成到 nanoc:

这段代码的大体思路是将 emacs 当成 elisp 的解释器,喂给其一段 elisp 代码,调用 org-mode 的 export 功能(org-mode 7.x 版本中调用 (org-export-as-html) ,8.x 版本中调用 (org-html-export-as-html) ),然后再通过 regexp 正则匹配的方式提取出 html 中的 body 部分作为 nanoc filter 的返回值。显而易见,这段代码冗长,乏味,别扭,不美。

好在我生逢其时,英雄出世, Albert Krewinkel 大手笔横空祭出几个 patch,给 pandoc 提供了一个完备的 org-reader,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,我还特别写了封邮件感谢人家。一番 cabal install 之后,pandoc 总算能支持 org-mode 作为其输入格式了,很完美。

最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pandoc 和 nanoc 的集成。nanoc 本身有一个内建的 Nanoc::Filters::Pandoc ,调用的是 PandocRuby 。但是 nanoc 本身的 API 和 PandocRuby API 并不是很匹配,无法传递一些参数来启用 pandoc 的某些高级特性(参考 stackoverflow )。万般无奈之下,只能自己动手,重写一个 nanoc pandoc filter,完整代码参考 github gist

代码思路很简单,就是通过 Ruby backticks 直接调用 pandoc,然后将 pandoc 命令的 stdout 作为 nanoc filter 的返回值。通过进一步配置,nanoc 可以调用 pandoc 同时生成 html 和 pdf,这样一来,同样的文章,即可以线上浏览,也可以打印下载,得益于 pandoc 的优秀设计,html 和 pdf 版本的文章具有一致出色的排版效果。

至此,核心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,剩下的就是前端设计了,这是我的弱项,为了能让这个 blog 有一个“不那么难看”的样式,我特别花时间学习系统地学习了下 HTML5 和 CSS3。这部分内容冗长乏味,非核心所在,下篇再表。

Reference


  1. 线上 Editor: Dillinger/StackEdit ;线下 Editor: Mou

  2. 这其中有个八卦,hakyll 的作者 Jasper 和 nanoc 的作者 Denis Defreyne 在生活中是好朋友。而在某一年的 April fools' day,Denis 写了篇 <The road to nanoc 4.0> ,大意是要用 haskell 重写 nanoc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