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岁大了,人也变得愈发慵懒,前一分钟还梦见那些“偷得浮生半年闲”的美好午后时光,回过头来,2014 已经过去了六分之一,而我还欠着自己一篇 2013 的年终总结。写文章,总得要有个名字吧。2012 是“静水深流”,那 2013 就叫“波涛汹涌”吧。可是我仔细回想了下 2013,想了两个月,终于发现,这一年,没有波涛,更谈不上汹涌。唯一攒下的,似乎就是自己肚腩上那因久坐长宅而堆起来的摇摇欲坠的一圈肥肉。这仿佛是岁月老人在提醒自己,生命的年轮又多了一圈,而你却多了一圈肥肉……

没有“波涛”,自然也无法“汹涌”,倒是年初无心写下的一篇博文,让我平静的生活泛起了一大圈涟漪。一夜之间,我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名人。我的博文先后被转载到网易科技和水木论坛并成为当日的十大第一,微博上有小一万的转发量,至于博客上,光这一篇文章的访问量就占了所有博客文章的五分之一。博文的转载方式和标题也是五花八门,什么“离职名录,屌丝逆袭”,什么“百度前‘小资’员工的控诉牛文”,什么“前员工追忆百度乱象:上下异心狼性压制人性”,更有甚者,说这是什么 360 的水军写文专门黑百度的。而我也收到了各种邮件,有百度学长发来压惊的,有出版人夸赞文笔不错询向约稿的,有单独约谈要交朋友的,有猎头询向跳槽的,有手握百度 offer 但是看了我的文章后犹豫不决过来征询意见的,还有一位仁兄口口声声要“拜我为师”,让我肝颤不已。无意之间,我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互联网舆论风暴,而我就躲在风暴中心的某个角落里,静静地观察着整个事件的演绎发展,除了偶尔在博客上现身回复下评论外,不做过多的辩解和争论。虽是如此,这篇文章的受众之广还是远超我的预料,以致于三月份我去参加 lisp-cn meetup 时,朋友见面介绍都说“这位就是某某文章的作者”……

风暴总会过去,记忆难免淡忘。回过头来,当我数次想起,打开博客,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这篇文章时,我在想,这篇文章是不是真得如人所评,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情绪和主观色彩?反过来,如果我没有被百度 fire,而是在百度得到了晋升,我还会写下这样大段的“真知灼见”吗?坦白的讲,应该不会。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,倒是那个躁动长夜中随手写下的一句箴言让我反反复复,久久凝视,无法忘怀:

“即使缤纷落尽,繁华消亡,青春绝版,也不要被生活磨平了棱角。”

2013,青春绝版。

这一年,我 25 周岁,自 16 岁离家求学,已逾九载。生活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过,青春无悔在一点一滴地磨,岁月不在它整圈整轮地长,思绪万千要半丝半缕地理。

这一年疏于写作,惰于阅读,唯一值得一提的进步就是 Open Source。这一年我开始广泛地参与 Open Source 项目。Emacs 方面,我花了近 3 个月的时间,阅读了不下 50 个emacs package 的文档,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,发布了 oh-my-emacs。毫不夸张地说, oh-my-emacs 目前是世界上最好的 dotemacs 项目。今年我会进一步,做一个精致的 oh-my-emacs 网站,并提供集中化的可下载的“一键式安装包”。在开发 oh-my-emacs 的同时,我给很多 Emacs package 贡献了 patch,包括 el-getsmartparensevilswank-jsemacs-eclim 等。除此之外,我花了半天的时间照猫画虎写了 ac-geiser,解决了 Emacs 中 Scheme 编程的 auto-complete 问题。另外还有一个尚处于原型状态下的基于 Org-mode 的静态站点生成器 org-site。OpenStack 方面,贡献了几个微不足道的 patch,因此蹭得 OpenStack HK Summit 的门票一张(但是没有去成),建立了 openstack git.oschina 镜像,和朋友一道在车库咖啡组织了一次 OpenStack Beijing Hackathon,大家玩得开心,聊得尽兴。Python方面,给 testtools 贡献了 2 个 patch,了解了下 Flask

这一年我开始更认真地审视时间的价值。确切地讲,是因为我发现我的时间开始值点钱了。青春年少的时候,可以整日整月疯疯颠颠山山水水地跑,待到养家糊口的年岁,才发现,同样的时间,你可以用来读书充电,可以用来工作赚钱,也可以用来娱乐享受。所以在九月份的时候,我再度选择了裸辞,重新回到了“偷得浮生半年闲”的状态。上半年我在公司靠着一个人的推动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 Jenkins 的自动化测试/构建/发布的体系,奈何公司糟糕的开源策略,以及一些不是那么聪明的人,让我到后来有浪费时间之感。从百度到易云,从一个中国互联网的顶尖平台,到一个千万创业大军中的普通公司,两年的经历思考,让我初步想明白了互联网创业是怎么一回事。创业公司该招怎样的人?哪里可以省钱哪里不要吝啬?市场优先还是技术优先?为什么要拥抱开源?品牌推广一定要靠广告吗?年底的时候,经朋友介绍,正式开始了一段远程 soho 生活,和几个老外合作几周下来,发现自己的英文还算不错,交流工作毫无障碍,很是出乎意料。同时我也接触了一些清华的创业团队,人生百态,创业艰辛,不一而足。行文至此,我又想起来我刚到北京时一心一意要在百度干三年的那个“最初的梦想”,提提神,醒醒脑,刚上大学的时候,我还想当一名“精通数理化,英语呱呱叫”的学霸来着。每天早晚照镜刷牙的时候,看着自己那张布满青春美丽痘坑的脸庞,我就想送自己两个字:“呵呵”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我等凡夫俗子,万事反复,骑驴看本,只是切莫在旅途中,忘记出发时那最初的梦想,正所谓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

这一年大概读了 40+ 的书,遗忘的多,记住的少,用来吹牛推荐的,屈指可数也。人文方面,被柴静的《看见》感动的一塌糊涂,有段时间简直是爱上这个姑娘了,又把柴静主持的央视的《看见》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。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”,学会看见,学会感触,学会不要遗忘。政史方面,被《邓小平时代》震撼的一塌糊涂,配合着又读了 《论中国》、《蒋介石与现代中国》、《蒋经国传》,深感自己见识浅薄,慎言多思才是生活之道也。技术方面,被《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》震撼 + 感动地一塌糊涂,特别花 500 大洋买了人生第一本进口原版。《HTTP The Definitive Guide》也是一本极好的书,每一个 Web 开发的技术人员,无论是前端还是后端,都应该常备常翻。茶余饭后,会挤点时间看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、《我的抗战》、《地球脉动》,算是弥补下一日之计晨光日照下慵懒颓废而被浪费掉的被窝时光。偶尔也会有心烦气燥的时候,有如女人月事,每个季度来那么一两次。我不会打游戏,北京空气又不做美,只好窝在家中没日没夜的美剧动漫度日。

这一年,生活上依旧是一穷二白,月光如洗。月入钱财,免去房租口粮读书之用,特别提款百元,报备领导,用于捐助我所喜欢的软件,自名为“每月一捐”。去年一年大概坚持了七八个月,捐助了 Emacs/Vim/KDE/Wikipedia/Smartparens 等我所喜欢并正在使用中的 Open Source 软件。除此之外,给妞升级了电子装备,还了家中 7000 大洋,买了 Linode 一年 VPS,参加好友婚礼两次,耗金数千。得了一次胃病,与医院纠缠小半年,耗金两千。捐助雅安地震 100 大洋,捐助北大元培学生 100 大洋。小算下来,来京两年半,各种捐助,盖有 5000 大洋左右,很是痛快,吃嘛嘛香。

这一年,我开始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宿命这两个字的含义。一梦如是,多年以来,我第一次和父母爆发了一大一小两次冲突。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也很难改变他人的认知,怜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,也不要忘记“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对你的痛苦感同身受”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千万入城大军中的一员,我知道这是我必须承担的代价。

差不多了。凡夫俗子的文章,总是难免罗嗦又琐碎。最后再琐碎一点,去年总结的时候我写到“五笔输入法的学习也初见成色,再咬牙坚持半年应该可以作为日常输入法使用”,我做到了,这篇文章就是用五笔敲的。速度几于拼音持平,再过半年应该会有更大的提升。

孔曰逝者如斯,不舍昼夜。我云青春绝版,初心未泯。与君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