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接触 framebuffer 这个概念是在去年的 9 月,那个时候安装 Arch Linux,进入 X 后觉得 console 好丑,quark 一来,在 grub 启动的 menu.lst 上加了一句 vga=792 ,瞬间 console 就变成 1024*768 的分辨率了。先是感到惊喜,再叹 quark 的神通,三来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。关于怎样开启 framebuffer,grub 的配置文件注释里面有很好的说明,这里是我的部分配置 menu.lst

#  FRAMEBUFFER RESOLUTION SETTINGS
#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#          | 640x480    800x600    1024x768   1280x1024
#      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#      256 | 0x301=769  0x303=771  0x305=773   0x307=775
#      32K | 0x310=784  0x313=787  0x316=790   0x319=793
#      64K | 0x311=785  0x314=788  0x317=791   0x31A=794
#      16M | 0x312=786  0x315=789  0x318=792   0x31B=795
#     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#  for more details and different resolutions see
#  http://wiki.archlinux.org/index.php/GRUB#Framebuffer_Resolution

# general configuration:
default   0
timeout   3
color light-blue/black light-cyan/blue

# boot sections follow
# each is implicitly numbered from 0 in the order of appearance below
#
# TIP: If you want a 1024x768 framebuffer, add "vga=773" to your kernel line.
#
#-*

# (0) Gentoo Linux
title  Gentoo Linux
root   (hd0,8)
kernel /vmlinuz-2.6.34-gentoo root=/dev/sda5 rootfstype=ext4 quiet vga=792
initrd /initrd

恰好今天下午做嵌入式系统的实验,LCD 显示缓冲区体验,要求编程序载入一张图片到 LCD 显示缓冲区,我回到实验室琢磨琢磨,看到了 Gentoo 开机启动时的那只小企鹅图片, tux,想到开机的时候没有启动 X,屏幕上显示出了 tux 图片,那么可以肯定的是,这张图片一定是通过某种驱动直接“写到显存”里面。而在 grub 的启动是否采用 framebuffer,则和这只 tux 的“生死”有着直接的联系,因此我敢肯定,framebuffer 肯定是这次实验的突破口之一。说干就干,回到实验室查了很多资料,对 framebuffer 的相关知识做一次小总结。

FrameBuffer 是出现在 2.2.xx 内核当中的一种驱动程序接口。这种接口将显示设备抽象为帧缓冲区。用户可以将它看成是显示内存的一个映像,将其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之后,就可以直接进行读写操作,而写操作可以立即反应在屏幕上。该驱动程序的设备文件一般是 /dev/fb0/dev/fb1 等等(具体内容请参见:基于 Linux 和 MiniGUI 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指南 )。

Framebuffer 需要内核的支持,如果没有 /dev/fb0 类似的文件,恐怕要重新编译内核了。我们可以做两个简单的小实验,看看 frambuffer 究竟有怎样的魔力:

仔细观察你的屏幕,然后:

是不是有点中病毒的感觉?其实,最简单的理解, /dev/fb0 是屏幕显示区域内存的一个抽象,前面先把这部分“内存”保存到 screenshot 里面,然后再将 screenshot 里面的”内存“拷贝回去,就实现了屏幕的还原。不过,由于我们使用的 GUI 和 CLI 的自动刷新,整个屏幕并不能实现 100% 的“还原”。

一切皆文件,the great Unix Philosophy,通过读写 /dev/fb0 ,我们可以得到对显示屏 100% 的控制!进一步的讨论可以参考 对 FrameBuffer的一夜 hack。由此,我的嵌入式实验算是基本达到了第二个要求:写入 LCD 的缓冲区。载入图片是个复杂问题,毕竟图片的格式五花八门,有损压缩、无损压缩;位图、矢量图等等,就连最简单的 bmp 位图,想要载入,恐怕也要了解 bmp 图形文件格式,颇费一番周折。此时我又想起来去年的图形学程序,最后一个 project 就是载入 bmp 文件作为纹理贴到一个 teapot 上面,整个程序下来有 600 行,不便贴出,给出我当时做的作业,其中载入 bmp 文件的代码可以作为参考。

至于 copy 两个文件的 c 语言程序,我也写了两个,采用的是 C 语言的标准 IO 和 Linux 系统调用 IO 两种方式:

ANSI IO:

Linux IO:

至于两种 IO 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,我写了一份文档,可以作为入门参考。更进一步的了解已经远远跑题,可以参看 jservHackingHelloWorld 系列。

OK,本次实验超额完成!120分!^_^

言归正传,事实上,有了 framebuffer,Linux的 console 可以变得无所不能!

先上一张图:

在 Gentoo 下,这种效果需要 fbsplash 的支持,参照 Gentoo Wiki(其实当初装 Gentoo 的时候,自己也折腾过这个,但是一直没有启动起来,不明原因,大概是内核版本的问题,可能同样是内核版本的问题,我的 bootchart 也无法启动)。还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叫 splashy,不过貌似发展比较缓慢,而且应用也不多。

可能你觉得这就是极限了吧……非也非也!其实有 Framebuffer,再加上 MPlayer,我们甚至可以在这样的终端下看 视频!!

MPlayer 本身是支持多种 VIDEO OUTPUT OPTIONS,其中的一种就是 framebuffer:

fbdev (Linux only)
       Uses the kernel framebuffer to play video.
          <device>
               Explicitly choose the fbdev device name to use (e.g. /dev/fb0) or the
               name of the VIDIX subdevice if the device name  starts  with  'vidix'
               (e.g. 'vidixsis_vid' for the sis driver).

fbdev2 (Linux only)
       Uses the kernel framebuffer to play video, alternative implementation.
          <device>
               Explicitly choose the fbdev device name to use (default: /dev/fb0).

终端截图需要 FBGrab 的支持。我们在一个终端以 super user 权限运行:

在另外一个终端,同样以超级用户权限运行:

注意:

  • mplayer -vo 选项需要为 fbdev2fbdev 不行
  • fbgrab 生成的 png 格式图像需要转换成 jpeg 格式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,否则视频区域一片透明,这可能与图像压缩算法有关(具体我就不知道了)。

差不多了,All about framebuffer。下一次,写一写如何打造高效快捷的终端环境,敬请期待!